<option id="yac89"><p id="yac89"></p></option><option id="yac89"><p id="yac89"></p></option>
  • <menuitem id="yac89"><strong id="yac89"></strong></menuitem>
  • <progress id="yac89"><bdo id="yac89"></bdo></progress>
    <samp id="yac89"></samp>
  • <tbody id="yac89"></tbody>

    <samp id="yac89"><ins id="yac89"><u id="yac89"></u></ins></samp>
      1. <menuitem id="yac89"><strong id="yac89"></strong></menuitem>
        <tbody id="yac89"></tbody>
      2. <tbody id="yac89"></tbody>
      3. <samp id="yac89"></samp>
        1. <menuitem id="yac89"></menuitem>
          <menuitem id="yac89"><strong id="yac89"></strong></menuitem>
          1. <tbody id="yac89"><nobr id="yac89"></nobr></tbody>

            香港經驗:可靠性是配電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19-08-02 來源: 中國能源報

            香港的供電可靠性目前處于世界前列,電力可靠性指標已達99.995%。用戶每年碰到的停電時間平均小于1.5分鐘,而國內大部分城市的這一指標都要以小時計算。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其能夠輻射的范圍內,城市發展可能會走和香港類似的路徑,高樓會越來越多,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

            “這里是香港最高的室內觀景平臺,100層樓高達393米,空調、電梯、照明等各種用電設施長時間運轉,這里的能耗有多高?如果突然停電,你能想象會出現怎樣的混亂?”在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主辦的全球能源初創公司科技創新加速項目FreeElectrons體驗日現場,主持人向與會者拋出了這樣的問題。

            這個在2017年由多國的公用事業公司及初創培育機構共同創立的FreeElectrons計劃,致力于讓電力服務以人為本,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的發展。

            ■■打造創新平臺■■

            “運用AI技術,用人的真實感受和反饋去調整和控制周圍的空調、燈具等一系列電器,在保證舒適感受的同時可以降低約30%的能源消耗。”

            “自動捕獲非高峰時段的電價,使充電更環保、更便宜、更簡單。通過V2G(車輛到電網)技術平衡電動汽車和電網的關系,提高整個能源網絡的使用效率。”

            “當越來越多的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和電動汽車充電點集成到一張電網,網格的規劃和操作日趨復雜。這個智能化的平臺可以實時提供當前和未來電網狀態的詳細信息,并提供多種應用程序自動執行典型的電網規劃,例如評估新的發電單元和負載連接請求,對電網中可能的供電環節進行全面的壓力測試。”

            在體驗日活動現場,從近500家報名者中篩選出的15家初創企業競相展示各自的能源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等看家本領。2018年,通過FreeElectrons計劃,能源初創企業已和公用事業公司合作已推行了43個試驗項目,惠及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用戶。

            將初創企業的無限創意引進成熟的公用事業系統,通過學習交流,加快能源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正是中電將FreeElectrons帶來香港的原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我看了很多遍,你猜猜‘創新’這個詞在《綱要》里出現了多少次?”談起“創新”,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陳紹雄向記者提問。“超過100次!在不同的章節里都有提到。作為一家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電力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加意識到‘創新’的重要。而在能源領域,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通過創新性的服務實現能源的高效共享和互通。”

            ■■發力增量配網■■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中的主要城市,比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能源供給已不成問題。但未來如何打造一個清潔、高效、綠色的粵港大灣區,并由此輻射到更廣的地域,其中還需要更多的創新手段。比如,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帶來的增量配電網試點就是非常重要的發展領域。”在陳紹雄看來,中電多年來在輸配電方面積累的經驗也將在增量配網試點中發揮作用。

            “坦白講,國內增量配網的試點目前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我們希望打造出一個標桿項目,先行先試,為行業提供范本。”陳紹雄透露,中電已和清華大學的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達成合作,將清華啟迪的創新科研成果和中電的管理經驗相結合,已在增量配電領域有了突破。”

            陳紹雄介紹,目前中電與清華啟迪的合資公司已在廣西防城港投資了一個增量配電網項目,并簽署30年特許經營協議。

            ■■推廣香港經驗■■

            在國內增量配網試點整體推進緩慢的大背景下,中電所代表的香港經驗究竟有哪些創新之處?能否廣泛推廣和復制?

            “首先是專業的精細化管理,例如在項目的風險預判上,我們會事先做大量前期工作。”陳紹雄坦言,目前在增量配網方面,國內很多項目存在粗放發展的情況。“很多是先拿到項目,再思考怎么完善,如何把各種風險點考慮得較周全。

            陳紹雄指出,配電服務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可靠性。“香港有50%以上的人口工作生活在建筑大樓的15層以上,長時間停電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所以客戶對供電可靠性的需求非常迫切。

            陳紹雄表示,香港的供電可靠性目前處于世界前列,電力可靠性指標已達99.995%。“用戶每年碰到的停電時間平均小于1.5分鐘,而國內大部分城市的這一指標都要以小時計算。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其能夠輻射的范圍內,城市發展可能會走和香港類似的路徑,高樓會越來越多,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

            此外,通過與清華啟迪的合作,在保障供電可靠性的基礎上,陳紹雄也強調,物聯網技術、機器的深度學習以及人工智能等創新元素都會在防城港增量配網項目中進行實踐。“通過這些創新元素,不僅為客戶供電,還要進一步幫助客戶進行能源管理,降低能耗。”



            嘿嘿视频